1、担保期限过了起诉担保人有效吗
担保期限过了,起诉担保人仍然有效,但可能面临义务人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。具体而言,尽管超越了诉讼时效,权利人仍然享有起诉的权利。然而,在此状况下,担保人(即义务人)有权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。
除非担保人自愿赞同偿还债务,或者已经部分或全部偿还了债务,不然权利人不可以需要返还已偿还的部分。这一规定来自于《中国民法典》第一百九十二条。
因此,法律快车提醒,尽管起诉担保人法律上有效,但权利人需要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抗辩风险,并据此作出适当的法律决策。
2、能否只起诉担保人不起诉债务人
能否只起诉担保人而不起诉债务人,取决于担保人所承担的保证责任种类:
1.对于一般保证责任,债权人应先起诉债务人。在债务人仍不可以履行债务的状况下,才能起诉担保人。
这是由于一般保证中,保证人在债务人财产未被依法强制实行前,不承担担保责任。这一规定体目前《中国民法典》第六百八十七条中,它明确了一般保证的概念及保证人的抗辩权利。
2.然而,对于连带责任保证,债权人可以直接起诉担保人,或者直接起诉担保人和债务人。由于担保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担保,所以只须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,债权人便有权选择起诉对象。
综上所述,债权人能否只起诉担保人,取决于担保责任的具体种类及法律规定。在作出决策前,债权人应充分知道担保合同的具体条约及法律后果。
3、担保人和债务人诉讼时效怎么样计算
担保人和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是分开计算的。具体而言:
1.起诉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,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。
这一规定来自于《中国民法典》第一百八十八条,它明确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及计算办法。
2.对于担保人,其承担担保责任的期间可能因担保合同的具体条约而有所不同。
一般而言,担保人在履行期间届满的六个月内承担担保责任。假如保证人和债务人在债务合同中对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,那样在起诉时,起诉保证人也可以,起诉债务人也可以。
因此,在计算诉讼时效时,权利人应分别考虑债务人和担保人的具体状况及法律规定,以确保自己权益得到充分保护。同时,权利人也应注意诉讼时效期间的届满日期,以免因超越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