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需要履行吗
已生效的离婚协议一般双方需履行。离婚协议是双方就解除婚姻、子女抚养、财产分割等事情自愿达成的约定,经婚姻登记机关备案并领取离婚证后即具法律效力。双方应按约履行支付抚养费、分割财产等义务,一方不履行,另一方可起诉需要其履行。
不过,若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、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情形,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。
1.双方应树立契约精神,尊重离婚协议约定,自觉履行义务,维护法律与协议的严肃性。
2.若觉得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、胁迫等状况,受损害方应准时采集证据,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己权益。
3.遇见协议履行纠纷,可先尝试协商解决,协商不成再通过诉讼等法律方法处置。
2、未履行离婚协议,法律会强制需要履行吗
若一方未履行离婚协议,另一方不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实行,但可通过诉讼解决。
离婚协议本质是民事合同,不具强制实行力。一方不履行时,另一方可向法院起诉,需要他们按协议约定履行义务。法院会对协议效力及履行状况进行审察,若协议合法有效且他们应履行而未履行,会判决违约方继续履行。
获得生效判决后,若他们仍不履行,胜诉方可在规定时间内,依据《民事诉讼法》有关规定,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。法院有权采取查看、冻结、划拨财产等多种实行手段,强制违约方履行义务。
3、未履行离婚协议另一方能否起诉维权
未履行离婚协议,另一方可以起诉维权。
离婚协议是双方在自愿、平等基础上达成的关于解除婚姻关系及有关事情的约定,具备合同性质。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,另一方有权依据《民法典》等有关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,会审察离婚协议的效力。若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内容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,法院一般会认定协议有效。对于不履行协议的一方,法院会判决其根据协议约定履行义务。若一方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,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。
当探讨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需要履行吗这个问题时,除去明确协议本身的履行需要,还有有关联的状况值得关注。一旦离婚协议生效,双方按约履行是法律的基本需要,但在实质中或许会出现一方不履行的情况。此时,另一方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权益。并且,离婚协议涉及到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等多方面内容,若在履行过程中发现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状况,也可以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。假如你在离婚协议履行方面,遇见诸如一方不履行的处置方法、协议变更等问题感到困惑,别迟疑,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。